三一SY550H履帶式液壓挖掘機,標配200破碎錘,專用控制程序為破碎模式匹配最佳參數,深度滿足礦山破碎作業;五大結構件壽命均超2萬小時。是大型露天礦山超高效破碎作業的又一新利器。榮獲“2021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應用貢獻金獎。
三一重機近年在挖掘機基礎性技術研究方面有諸多突破,大型挖掘機也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,有什么機制保障了三一在挖掘機技術上的不斷更新,又有哪些技術需要進一步突破?
本期《總監說機》,三一重機大挖研究院液壓所副所長 劉啟明 與大家一起分享:
三一SY550“四輪一帶”進行了多項改進升級,市場反饋如何?
劉啟明:三一SY550“四輪一帶”,是做了很多的改進,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們的托鏈輪是采用雙支撐結構,這樣它強度更好,不容易彎曲。然后我們的履帶板是兩筋履帶板,筋的高度比較高,這樣抓地能力更強,能實現更大的驅動力。第三個我們的支重輪是全護板,這樣第一能保護履帶,第二個還能保護支重輪,這樣對它的壽命來說有很大的提高。客戶的反饋可以說非常好,我們這邊就得到反饋,故障率基本上沒有,幾乎為0。客戶很滿意。
三一挖掘機有什么樣的制度和機制保障產品的不斷創新?
劉啟明:我們內部確實有很多流程方面的管理,比如第一個就是我們通過EVI,每周都會收集客戶的意見,并且對一些采納的意見會給他們獎勵。然后每兩周我們會和代理商開會,和代理商的服務人員、營銷人員都會開會,收集一下他們的意見。像一些項目經理、所長,每兩個月都要出去一次,就是走出去,去客戶現場查看,了解客戶的需求,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我們開發的產品能夠緊緊圍繞客戶的需求。
國產大噸位挖掘機目前技術突破路線有哪些?
劉啟明:我覺得在關重件、發動機這一塊,因為咱們國產的可能還稍微的差一點,但是液壓件這塊基本上能和一些進口的品牌基本上相當;就是能作為另一種選擇了。但是我們三一這邊還是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,我們這款550還是全部采用全進口的(部件);發動機是五十鈴的發動機,然后液壓件也是業界認為質量最好的川崎的泵和閥,這一點上三一的原則就是我們要進行充分驗證,如果沒有充分驗證的東西,我們絕對不會投放到市場,給客戶使用的。
我覺得未來需要突破的,首先是制造的一致性問題,就是質量方面還需要再加強一下,現在與進口的頂尖品牌還是稍微有點差距。然后再一個我覺得針對中國細分市場,更適合中國工況的這種開發可以多一些,因為這方面,畢竟國外的進口品牌不如咱們本土品牌了解的更深入,我覺得可以從這兩方面突破一下。
總監說機丨三一重機劉啟明:深耕市場需求 推動國產大噸位挖掘機技術創新升級
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(0)
來源:匠客工程機械
三一SY550H履帶式液壓挖掘機,標配200破碎錘,專用控制程序為破碎模式匹配最佳參數,深度滿足礦山破碎作業;五大結構件壽命均超2萬小時。是大型露天礦山超高效破碎作業的又一新利器。榮獲“2021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”應用貢獻金獎。
三一重機近年在挖掘機基礎性技術研究方面有諸多突破,大型挖掘機也受到市場的廣泛認可,有什么機制保障了三一在挖掘機技術上的不斷更新,又有哪些技術需要進一步突破?
本期《總監說機》,三一重機大挖研究院液壓所副所長 劉啟明 與大家一起分享:
三一SY550“四輪一帶”進行了多項改進升級,市場反饋如何?
劉啟明:三一SY550“四輪一帶”,是做了很多的改進,首先第一個就是我們的托鏈輪是采用雙支撐結構,這樣它強度更好,不容易彎曲。然后我們的履帶板是兩筋履帶板,筋的高度比較高,這樣抓地能力更強,能實現更大的驅動力。第三個我們的支重輪是全護板,這樣第一能保護履帶,第二個還能保護支重輪,這樣對它的壽命來說有很大的提高。客戶的反饋可以說非常好,我們這邊就得到反饋,故障率基本上沒有,幾乎為0。客戶很滿意。
三一挖掘機有什么樣的制度和機制保障產品的不斷創新?
劉啟明:我們內部確實有很多流程方面的管理,比如第一個就是我們通過EVI,每周都會收集客戶的意見,并且對一些采納的意見會給他們獎勵。然后每兩周我們會和代理商開會,和代理商的服務人員、營銷人員都會開會,收集一下他們的意見。像一些項目經理、所長,每兩個月都要出去一次,就是走出去,去客戶現場查看,了解客戶的需求,這樣的話才能保證我們開發的產品能夠緊緊圍繞客戶的需求。
國產大噸位挖掘機目前技術突破路線有哪些?
劉啟明:我覺得在關重件、發動機這一塊,因為咱們國產的可能還稍微的差一點,但是液壓件這塊基本上能和一些進口的品牌基本上相當;就是能作為另一種選擇了。但是我們三一這邊還是本著對客戶負責的態度,我們這款550還是全部采用全進口的(部件);發動機是五十鈴的發動機,然后液壓件也是業界認為質量最好的川崎的泵和閥,這一點上三一的原則就是我們要進行充分驗證,如果沒有充分驗證的東西,我們絕對不會投放到市場,給客戶使用的。
我覺得未來需要突破的,首先是制造的一致性問題,就是質量方面還需要再加強一下,現在與進口的頂尖品牌還是稍微有點差距。然后再一個我覺得針對中國細分市場,更適合中國工況的這種開發可以多一些,因為這方面,畢竟國外的進口品牌不如咱們本土品牌了解的更深入,我覺得可以從這兩方面突破一下。
敬請關注 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&《今日工程機械》 官方微信
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《工程機械與維修》與《今日工程機械》官方微信